新闻中心
NEWS
I WANT TO DONATE
AWARD SYSTEM
PROJECT SYSTE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晓剑书斋论坛之马向阳主讲“从高考改革中反思基础教育”
2025-01-07来源:基金会作者:基金会

2025年1月3日下午,晓剑书斋论坛第二十期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图书馆二楼顺利开坛。二十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学生出席本次论坛,著名作家晓剑担任论坛主持人。

本期的主讲人是海南省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马向阳

马向阳以《从高考改革中反思基础教育》为题,从“高考改革的意义与措施”、“高考试题的变化与特点”、“高考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三个分论点入手展开演讲。

马向阳首先向在场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南开中学校史中的知名故事,并援引霍华德在《智力的结构》中对于人类各种能力的划分,论证了“才有所专,趣有所异,因材施教,美美与共”的重要性。

随后,他列举传统高考的诸多特点,分析问题与弊病,从而引出高考改革的意义。他认为高考改革应当从课题研究推进,在开展深度调研指导的基础上稳妥推动考试评价改革

在高考试题的变化与特点专题中,他对比传统高考与新高考的不同,以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政治大题等诸多学科的高考试题为例,强调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命题原则,并强调试卷质量的标准要求和落实的关键。

最后,他在肯定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对下一步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涵盖学校教育教学、老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其长期深耕一线教育教学的经验与视野。

讲演结束后,在场的学者老师们踊跃发言。

晓剑率先开口,表示这次演讲浓缩了马向阳多年教育经验的精华,是毫无疑问的“硬货”。而“高考是指挥棒”的说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认可海南学生掌握海南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支持海南学子将自身融入海南地区的发展之中。

矢弓则感慨当代人需要懂得“戴着镣铐跳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结合自身经历,强调语文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为中国人更应该学好中文,而学中文更应该坚持广泛阅读、长期写作,养成习惯,做好自己,便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康春艳则以自身的底层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在推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农村教育教学的条件问题,呼吁相关人士关注农村中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与状态。

符谋松则从日常的大学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当下许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升入大学之后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与应试教育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摧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重视和改进。

马向阳表示,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全和发展,但优质教育资源注定有限,分配不公的问题实际存在,应当扎扎实实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可能性。

韩众则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树人,但树人的标准是多元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重点并不一定在于成功,而是在于成长。

段华也认为当下孩子们普遍的学习压力太大,重点或许应该是“父母老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刘芳芳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表示她不愿意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应当让孩子自己做主,家庭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幸福感。

而对于部分学生孩子因“内卷”而导致“学习摆烂”的说法,钟国骏并不赞同。在他看来,现在的学生并不颓废,相反他们学习非常努力,老师和家长应当肯定他们心底积极向上的那一面,让他们在脚踏实地的过程中仰望星空。他也与马向阳讨论起了政治教育的问题,马向阳强调政治课并不好教,新的法律和逻辑思维课程对政治老师的压力和要求普遍更高,需要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高秀云则从自身母亲和底层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入手,讨论了自身对于孩子教学的经验与自身参与底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问题。

王海涛充分肯定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认为当下不只一根独木桥,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应当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关伟则表示,综合素质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的一大问题在于孩子们并不一定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前沿的新事物,如若不推广普及新事物与新文化,那么孩子们就很难想象自己的国家和当今的先进文化进展到何处,也无法建立起充分的兴趣与志向。而对于“内卷”的问题,他表示历朝历代从古至今都有“卷法”,适应发展、因时而变才是硬道理。

晓剑老师最后总结了各位学者的发言,他表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教育培养模式,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与可能性,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无需埋怨,尽可能讲好、做好自己便已足够。

随后,相关学者专家进行合影留念,第二十期晓剑书斋论坛圆满落幕。

晓剑书斋论坛之马向阳主讲“从高考改革中反思基础教育”

第二十期晓剑书斋论坛参会专家进行合影留念